游人小说网 > 穿越大明我殖民全世界 > 第16章 阴险的詹徽,他从未放弃!

第16章 阴险的詹徽,他从未放弃!


朝会结束。

  武将们带着一丝嘲讽的笑意纷纷离去,文臣中詹徽与吕本两位领头人物从奉天殿出来,立刻为那些受罚的同僚忧心忡忡。尽管众人对氯苯这位老谋深算者在关键时刻保持沉默,对陈寒的沉默感到愤慨,但事已至此,他们也只能作罢。

  "尚书大人,如此下去,我们可不能再轻易招惹陈寒了!"

  "就是,这小子不知走了什么好运,竟让陛下如此信赖。"

  官员们心中满是不平,然而詹徽的脸上却无丝毫显露。

  或许是历经沧桑,他对朱元璋的性格了如指掌。此刻,他只是淡然一笑:"各位大人切莫气馁,我们有的是机会。"

  这话让文臣们困惑不已。

  礼部侍郎,那位满头银丝的老者问:"尚书,我们已被陛下严厉责罚,还要继续与陈翰较量吗?"

  "我们已没有那份胆量了。"

  "没错,这小子如今受到陛下和皇太孙殿下的庇护,权势显赫,谁敢与他为敌。"

  吕本看着詹徽,心中也是一片迷茫。

  詹徽朗声一笑:"想当年胡惟庸和李善长又如何?"

  众人闻言,环顾四周,确定无人注意,才低声道:"尚书,这可不是能随便触动的议题。"

  "没错,这两人可是陛下的痛点。"

  胡惟庸案的阴影至今未散,仍有官员因牵扯其中而莫名丧命,这是一个碰不得的禁忌。

  詹徽瞥了他们一眼:"看看你们,吓得不轻。我要告诉你们的是,胡惟庸和李善长当年在陛下心中的地位,以及他们在民众和官员中的威信,哪一个能比得上陈寒?"

  "可结局呢?"

  这无需多言,他们的下场惨烈,全家皆遭屠戮,让人不禁联想到兔死狗烹的悲剧。但这与陈翰又有何关联?

  监管员们依旧困惑,詹徽解释道:"你们不懂陛下,他是个不念旧情的人。"

  "现在陈寒对他有价值,自然会留下。但一旦陈寒失去了利用价值,他还会有活路吗?"

  听詹徽这么一说,官员们若有所思。

  "尚书大人的意思是,我们仍需与陈翰对抗?"

  詹徽答道:"当然,但这次我们必须针对事,而非人。不能让陛下抓到我们的把柄,陛下最厌恶的就是见风使舵之人。如果我们因为惧怕惩罚而对陈寒手下留情。"

  "等我们真正找到陈寒的弱点,再弹劾他,陛下会认为我们在公报私仇,反而不会信任我们。"

  "所以我们必须保持这种决心,持续找寻陈寒的过错,让陛下明白我们是在斗争。"

  "别误解,陛下表面上对我们的对抗陈寒显得不悦,但你们都误会了,他其实是期待我们持续较量。"

  "他并不愿见到陈寒独占鳌头。"

  这番深刻的解读令吕本这位朱元璋的资深顾问深感敬佩。

  "詹尚书果真是陛下的得力助手,见解独到。"

  "各位,尚书大人说得没错,我们应针对事情而非个人,陈寒不能放过。"

  詹徽和吕本二人的肯定让其他人略感安心。

  接着一位官员发言:"没错,我们应专注于事情本身,陈寒此刻或许能避过风头,但我们已经设下陷阱,陕甘两地的流民不久将涌入京城,看他如何应对这场风暴?"

  文官们仍不死心。

  这也是詹徽期望见到的局面。

  ...

  光阴飞逝,转眼已是十日。

  皇帝给陈寒的命令是在三十日内平息流民问题,如今时限已过三分之一,陈寒却似乎尚未采取行动。

  在这十天里,商务司迅速建立起来。

  朱元璋似乎想亲眼目睹陈寒如何陷入尴尬,因此对他的所有要求都一一应允。

  陈寒借此机会提出了一系列大胆的要求。

  首先,商务司的负责人由他担任,并从户部调来几位擅长计算的郎官。

  他还从工部获取了大量的砂石和木材。

  据说这些材料原用于修建孝陵,陈寒截留了下来,朱元璋对此并未多言。

  至于开采京城附近石灰岩矿和福建运来的铁矿等事务,

  全都优先供应给他秦淮河边二百亩封地上的新建工厂。

  朱元璋想探明陈寒的真实意图,却又想看看他会如何出丑。

  因此,他对陈寒的所有提议都给予了许可。

  这十天中,陈寒也没有辜负那千户壮丁,他们在封地上建起了数座工厂。

  尽管工人们不清楚陈寒的计划,但只要陈寒提供设计图和指示,他们就会照办。

  至于赈灾事宜,这十天里似乎毫无进展。

  只有陈寒的侍女夏荷带领一百户军户在城外调研。

  文官们对此乐见其成。

  在他们看来,陈寒的无所作为就是不战而败。

  尽管这十天里,京城的富豪乃至周边的商人纷纷前来,

  可能是打算捐赠些钱财,但在文官们看来,这只是杯水车薪。

  这些人顶多捐出一两千贯,能给灾民提供几顿饱餐?

  一旦人数激增,陈寒将面临绝境。

  第十一天的黎明,筹备已久的募捐仪式即将拉开帷幕。

  拂晓时分,陈寒依照与交易者的约定,从翰林书院中召集了几位学子,于一旁搭建起平台,让学生们落座,预备挥毫泼墨。而戏台边...

  夏荷与冬雪之所以忧虑重重,皆因她们深知其中利害。陈寒如今与文官们的较量已至白热化,那些文官必定会时刻盯着公子的一举一动,稍有不慎就会在朝廷上大做文章。

  公子先前因与商贾谈天说地,竟被官僚们斥责玷污官体。如今又让贴身侍女抛头露面,岂非更是有失体统?这一点,她们二人心里明镜似的。

  毕竟出身官宦之家,父亲也曾位居高位,只因犯错被流放到远方,她们则困于教坊司之内。幸亏她们精通诗词歌赋,否则早已身陷困境。

  此刻,她们清楚地意识到,有了陈寒的支持,她们更应分担公子的压力。她们识字,懂得表达,但不愿因此牵累公子。

  陈寒看中的正是她们的深情厚谊,以及文化素养,诗词歌赋无一不通,如此人才仅作侍女实属浪费。因此,他有意提携她们。

  陈寒一面指导军户在空地上每隔五米树立一根栏杆,用绳索将它们相连,然后将自己的设计图纸如晾衣般挂起。他一边说:“你们都是难得的人才,我希望你们成为我的左膀右臂。”

  “如果你们甘愿一生只做一名小侍女,那么我的话就当没说;如果你们决心与我共创大业,就必须摆脱这些束缚。”

  “公子我都无所畏惧那些酸儒,你们又何必害怕?放手去做你们想做的事吧。”

  听闻此言,两人终于下定决心。

  正如陈寒所言,她们确有才华,若终生仅作侍女,内心难免遗憾。能得到陈寒如此赏识,她们自然加倍努力,坐在一旁专心致志地背诵那些冗长且词汇丰富的剧本。

  待到正午,四面八方的商贾们纷纷汇聚到孔庙前。看着晾晒的数十张设计图,他们纷纷围拢过来,好奇不已。

  此时,两位美丽、知性、自信的女子,在几位小侍女的簇拥下,身着宫装出现在众人眼前。众人一见,顿生倾慕之情,这样的女子既美丽又知性,一看便是名门闺秀,识文断字之辈。于是无人敢轻视。

  人群中,一位读书人目睹此景,轻蔑地吐了一口唾沫。

  "让女性公开露面,尤其是自家的亲近之人,实乃有失体统。"

  "陈寒,你这无耻之徒,枉为人!"

  这些迂腐的文人最难以接受的便是女子涉足公众视线。

  女子一旦出门,便被视为道德沦丧。

  更别提在众目睽睽之下堂而皇之地出现,这足以让他们怒斥为大逆不道。

  夏荷率先发言,"各位,欢迎来到夫子庙前,参与我家公子筹办的这场灾民募捐活动。"

  "我家公子曾言,这次活动不仅希望大家慷慨解囊,更要让大家明白其中的经济意义。"

  商人行走四方,见识颇丰,但他们未曾见过如此美貌聪慧的女子,竟敢在众多男士面前谈论这些事务。

  他们也清楚,这是陈寒府中的侍女,美丽聪颖,口才出众,即使见多识广的商人,也不禁心生敬佩。

  然而有人提问,"姑娘,何为经济意义?"

  冬雪立刻解释:"经济意义即此地今朝或未来能创造多少财富。"

  "因这片土地将变为商铺,购得商铺者在此经营,利润将更为丰厚,这就是经济价值。"

  "就如同我们购买商品,一支毛笔一文钱,一张纸亦是一文钱,道理相同。"

  冬雪负责诠释新颖的概念。

  商人一听,顿时领悟。

  夏荷接着说,"此地最大的经济价值在于,寺庙和功德楼建成后,将成为京城市民休闲娱乐的首选之地。"

  "这里不仅要成为商业核心,也将成为休闲胜地。"

  冬雪又解释了商业中心和休闲中心的含义。

  众人纷纷想象,此地未来将成为大明京城最繁荣的地段。

  商人们深知,人潮涌动之处,定是经商的最佳去处,因此他们对此兴趣盎然。

  望着夏荷和冬雪这两个身材修长、貌美且自信的少女,在人群中从容不迫地发表演讲,毫无惧色。

  就连陪伴在陈寒身旁的蓝玉、王弼、曹振等公侯,也无不艳羡不已。

  "先生,您的眼光真独到,一眼就选中了这两个侍女。"

  她们真的了不起,能在这样人多事杂的场合露面,还能如此流畅地背诵您的词句,自然地表达,这两个女子真是难得的人才。"蓝玉赞叹道。

  曹振等人也是羡慕不已。

  他们家的侍女,见到他们就像受惊的鸟儿,什么都不敢多说。

  然而陈寒调教出的侍女,竟这般从容不迫、言辞得体,比许多名门闺秀更显自信。

  那是源自内心的自信之美,比任何所谓的绝世容颜都更让人赏心悦目。

  同时又不让人觉得遥不可及。

  陈寒微微一笑:“每个人都有其价值,关键在于如何挖掘。”

  “她们敢于表达自我,这就是她们最大的价值所在。”

  正交谈间,忽然定远侯王弼大声喊道:


  (https://www.yourenxs.net/chapter/3907524/11111106.html)


1秒记住游人小说网:www.yourenxs.net。手机版阅读网址:m.yourenxs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