游人小说网 > 宣平郡主 > 第416章 宴会及册封

第416章 宴会及册封


新帝登基后的宴会十分隆重,虽然时间紧,但各项事务都准备的井井有条,宴会上的表演也十分精彩。

    皇帝致辞后,开场的表演仍是宫廷雅乐歌舞,之后有各家王府的孩子表演,在皇帝叔叔面前多表现表现,若是入了眼,日后好好处多多。

    孩子们的表演不够娴熟,胜在童趣纯真,帝后二人看的开心,赏赐也不吝啬。

    再之后表演的就是各府里的年轻姑娘了,吹拉弹唱、唱歌跳舞应有尽有,表演的人名单与之前应选女官的名单极其相似。

    宣平之前被四皇子死讯压下去的愤怒又升上来了,面上仍然是端庄得体的微笑,但心中怒火中烧,好好的小姑娘就非要抢别人夫君,上赶着做妾吗?

    至于皇帝,早在第一个表演者,户部尚书嫡长女孙若果向他抛媚眼时,他就把眼神转到了面前的桌案上,随手拿起干果碟子里的松子给宣平剥壳。

    今天这些十六七岁的小姑娘真是使出了浑身解数在表演,希望陛下的眼神能落到自己身上。

    可惜赢得了满堂喝彩,却没引起陛下的注意,陛下除了与臣下聊天喝酒,就是在照顾皇后娘娘了,偶尔扫一眼下面,那眼神跟看树木花草没什么区别。

    表演完毕,按正常流程皇帝都会说两句场面话随口称赞两句的,但今天没有,反倒是皇后娘娘挂着高贵典雅的笑容点评了她们的优点,赏了东西。

    宴会一直到申时(15:00)才结束,帝后二人起驾回了紫宸宫,登基这一天的官方活动算是圆满结束了。

    宣平回宫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命人赶紧将自己这身礼服换下来,这一天可累坏她了。

    早上那身礼服,凤冠有好几斤重,单是压在头上就够重了,为了仪态她还得挺直了脖子,走路时冕旒要微微晃动出恰当好处的孤度,又不能幅度太大,太难了。

    再加上里外共十二层的礼服,宣平早上单是为了保持皇家仪态优雅走路就几乎耗尽了全部精力,更何况她只在半夜起身更衣时用了一碗参汤。

    中午宴会时换得这身礼服也好不到哪儿去,衣服倒是少了几层,可凤冠甚至还更重了几分。

    取下了凤冠,简单地在发髻上插了几个珠花,又换上了日常轻便的衣服,宣平轻轻舒了口气,知秋给宣平按摩着僵直酸痛的肩颈。

    皇帝也换好了衣服走了进来,他倒是还好,毕竟习武之人身体强壮,“累坏了?今天没什么事了,好好歇歇吧!”

    “哼!”宣平满目娇嗔地扫了他一眼,扭过头去。

    皇帝被她娇俏地一眼扫得心里痒痒的,如今的宣平可不是从前的小姑娘了,在自家夫君面前,尤其是两人独处时,一举一动都透着妩媚风情。

    皇帝勾唇有些无奈宠溺地笑笑,走上前去,挥退了知秋,亲自给自家皇后按揉僵硬的肩膀。

    知秋带着侍立在角落的小宫女们退出了门外。

    “生气了?我可是一眼都没看她们啊!”皇帝轻声哄道。

    “你现在只要站在那儿,就有无数人争先恐后地要扑向你。”宣平拍开了皇帝的手,有些懒散地起身去那边拿了一本册子扔给他,“你看看,这是来给我这皇后当女官的吗?”

    皇帝随手翻开,正好是一位贵女盛妆打扮的画像,画像不大,却画得十分精细传神,一看就是精心准备的,旁边还标注着身高、体重、才艺,这妥妥地选妃必备。

    皇帝随手翻了一遍,心中有了计较,打定了主意要敲打敲打这些女子的父兄,随手将名册一扔,走过去把宣平揽在了怀里,宣平挣了一下,没挣开,就随他去了。

    “不气不气啊,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啊?”皇帝柔声哄着,“这第一批女官的名额自然还是要优先留给咱自己人的,书院里那么多优秀的呢。你若不想别人说你有私心,我下旨让那俩守节的做女官,我看她们品性和才学还算不错。”

    “罢了,人各有志,道不同不相为谋。不过考核还是要办一场的,毕竟身为皇后,总不能言而无信。”宣平淡淡地道。

    宣平很好哄,她本来也没觉得自家夫君有错,只是有这么多人觊觎,心里不舒服罢了。

    小小闹闹脾气撒个娇,是她在意自家夫君,是夫妻情趣,闹大了就是作事了,再好的感情也受不住无理取闹。

    “今天要发的几份圣旨发下去了吗?”宣平又问起了正事。

    “平安几人带着圣旨出宫宣旨了。”皇帝回道。

    何叔岁数大了,况且宫外的产业还是需要有人坐镇管理的,所以他还是留在了安王府。

    何清带着其他几个小太监入宫侍候,有点儿撑不住场面,所以太上皇将李福的四个徒弟,平安、喜乐、吉祥、如意派给了儿子,如今父子之间没有嫌隙,皇帝自然痛快地接受并重用了。

    皇帝登基后,都要施恩于兄弟及皇亲,以稳定人心,表现自己的仁义及对手足亲情的看重。

    之前皇帝就和林启、段相讨论过了,兄弟们如今都是支持他的,有仇的都没了,而且这些兄弟们或多或少都有些功劳。

    宁王和顺王功高,升为亲王理所应当,至于其他兄弟,有功但不高,但恰逢新帝登基,单纯为了面子也该给个亲王。

    为了体现区别,最后决定,宁王、顺王在登基的第一天就下旨封为亲王,同时将他们的嫡长女正式册封为郡主,享食邑。

    其他兄弟,在第二天册封,至于他们的儿女就不给特殊照顾了。

    所以今天宫里传出的册封圣旨一共有五道。

    第一道圣旨是册封安阳大长公主为睿圣安阳大长公主。

    之所以将这第一个册封的荣耀给她,代表着皇帝没有忘记她的功劳,是对她为国奉献一生的褒奖,睿圣的封号也是对她聪慧及尊贵地位的肯定。

    宣朝皇帝的女儿封公主,姐妹封长公主,姑姑封大长公主,都是两字的封号,再长一辈的姑祖母仍封为大长公主,不过封号要再加上两字,以示区别。

    第二道圣旨是册封宣和长公主为宣和大长公主。

    第三道圣旨是册封宁郡王为宁亲王,宁王妃为宁亲王妃,册封他的长女为舞阳郡主。

    第四道圣旨是册封顺郡王为顺亲王,顺王妃为顺亲王妃,册封他的长女为福成郡主。

    第五道圣旨是册封荣阳大长公主为怀淑荣阳大长公主。她本人没什么功绩,加两字封号是因为她的辈份在那儿摆着,而之所以在第一天就给她册封,是因为她有两个好孙子,方瑾和方瑜。


  (https://www.yourenxs.net/chapter/2743674/11110706.html)


1秒记住游人小说网:www.yourenxs.net。手机版阅读网址:m.yourenxs.net